评论丨影视剧遭遇“未看先评”,到底谁在幕后运作
大烂片再怎么刷好评,也成不了好片;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同样也不怕一星控评的考验。
如今,很多人习惯在观看影视剧后去网络平台上进行打分和点评,这也为还没有观看的网友们提供参考。然而,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有两部影视剧却接连出现了“超前点评”的荒诞一幕——影视剧还未播出,网上就已经有大量评分出现。
据报道,一部古装剧由于某些原因比“官宣”时间晚上线一小时,然而在某知名打分平台有大量评分在原定上线时间集中涌入;而另一部网剧中,女主演尚未登场的前两集播出后,网络平台却涌现了大量质疑其演技、台词的论调和一星短评。
影视剧还没播出,打分和点评就先出来了,这当然不是因为有人超前点播,或是影视剧提前泄露。从点评的集中涌入,以及同质化的点评内容看,“超前点评”并非明星粉丝的自发行为,而是有人在组织水军集体运作,大批量地进行“大概xx点发”的控评。像报道中提到,网上有一些专门的水军派单群,群里相当活跃,不断有人发布兼职控评的招募信息,一条点评一元钱甚至几角钱。
影视剧的网络评分机制,原本是方便大众参与评价,为观影提供参考依据,倒逼影视剧的制作方制作出口碑好的精良剧目。现在,却衍生出一条控分控评的地下黑色产业链,大量水军被组织起来,不看作品就拿钱胡乱打分,严重影响了真实的影视评价。
那么值得追问的是,“超前点评”背后,到底是谁在幕后运作?
一些公关公司经营网络水军的生意,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它并不是源头。有需求才有市场。一部影视剧所牵涉的,无非是影视剧制作方、播出平台、以及相应的艺人等,雇佣水军刷好评,或者专打一星来黑竞争对手,受益方同样也是他们。
这里要提醒的是,针对影视剧来控评,不管是给自己刷好评,还是黑竞争对手,都不仅仅是扰乱视听、误导观众这样简单,更涉嫌违法违规。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提到,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样,也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那些影视剧背后的利益相关方,还请及时收手吧。现在的网络是开放的,影视剧的口碑如何,最终还是取决于大众。大烂片再怎么刷好评,也成不了好片;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同样也不怕一星控评的考验。
不管是影视剧制作方为了提升口碑,还是经纪公司为了让明星艺人的表演有更高的分值,其通过网络水军来控评,只会造成行业内卷的格局——你刷五星好评,我也刷五星好评;你打一星黑我,我也打一星黑你。如此恶性竞争,最终养肥的还是那些水军公司。
面对“超前点评”的荒诞竞争,要依法打击水军公司,但更得追根溯源,从需求方着手来深挖幕后组织者,把整条产业链连根拔起。像媒体报道提到的水军派单群,就是一个重要的调查线索。那些招募控评的信息,到底是谁发布的,完全可以顺藤摸瓜。
此外,一些网络点评平台,同样应该积极作为,加强平台生态的治理。站在平台的角度,对如此集中涌入的一星或者五星点评,不可能毫不知情,放任它们存在而不作干预,则无异于助纣为虐,为水军控评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提供温床。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熊志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