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查处违法占用耕地时,发现领导干部失职渎职必须移交线索严肃追责
5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通报31起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局长崔瑛表示,查处违法占用耕地重大典型案件中,一旦发现党政领导干部存在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等问题,必须依法依规将相关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
▲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局长崔瑛
通报旨在提醒地方党委政府
必须时刻绷紧耕地保护的弦
崔瑛介绍,这次公开通报的31起案件,涉及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行为,主要是工厂厂房、交易市场、停车场、挖湖造景、盗采黑土等非农建设项目。
“公开通报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意在发出三方面明确信号。”崔瑛说,首先,提醒社会大众不要以身试法,打消侥幸心理,耕地红线不得触碰,各类违法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甚至触犯刑律,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还折兵。
其次,提醒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时刻绷紧耕地保护的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层层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第三,督促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零容忍”,严格执法,落实好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公示、重大案件会审、报告、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履职尽责,不等不靠,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崔瑛提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审计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和成果共享,推动追责问责及整改落实,形成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守护耕地红线的合力。
多起案件涉相关责任人履职不力被处分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通报的31起案件中,有多起案件涉及相关责任人因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等问题被追究责任,如河南省洛阳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违法占地建设田园综合体案。
据自然资源部案情通报显示,2019年10月,洛阳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未经批准占用伊川县平等乡永久基本农田87亩建设游乐场、跑马场、餐饮等非农设施,打造伊沼荷香田园综合体。
2020年7月,伊川县自然资源局立案查处,责令退还土地,拆除地上非农设施,并处罚款474.8249万元。目前,非农设施已拆除,永久基本农田已复耕,土地已退还。该案因涉嫌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伊川县纪委监委给予17名相关责任人党纪政务处分。
崔瑛答记者问时表示,自然资源部将对重大典型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挂牌督办、公开通报,推动对事对人依法依规处理到位。督促全系统从严查处非农建设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等行为,严格执法,严肃整改,该复耕的必须限期复耕、消除违法状态,对相关责任人必须严肃追责问责,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依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母晓岚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