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请回答:越说越崩溃!安慰人时千万别用这三句|阡陌的述说

时间 • 2025-07-30 14:17:52
心理
安慰
就是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网友

有网友提问:

我女朋友,她老说让她最来火的一句话就是“别生气”,说得好像她不应该生气似的。可我也是好心想安抚她,她是不是太情绪化了?

到底怎样才能有效地安慰别人?

本期心理师

萌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萌主是这样解答的:

这三类安慰人的话,往往适得其反:

第一类:你说的“别生气”,以及“想开点”、“不要那么敏感……”这些话在安慰人时经常会用到,但其潜台词是在否定当事人的感受。而且根本做不到,扪心自问,能不生气谁愿意生气,能想开谁不愿意想开,能不多想谁愿意多想?还用别人说吗?

如果一个人生病时,我们安慰他说:你别生病、健康点、不要那么虚弱……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荒谬?身体的问题如此,心理、情绪、感情的问题也是如此。“你以为臣妾不想吗?可是臣妾做不到啊!”《甄嬛传》里的这句台词,最能表达当事人听到这些安慰的心情。

第二类:这有什么大不了、你就是太……、我早就告诉过你……这一类堪称第一类的加强版,不但否认,而且带有指责的意味。潜台词就是,都是因为你自己的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归咎于当事人。

而且这类句式,还有贬低当事人、抬高自己的嫌疑。我向你袒露心声,你表面上是安慰,实则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表现自己的高瞻远瞩和先见之明。怎能让人不崩溃?

第三类:说教、讲大道理、不请自来地提建议。其实道理谁都懂,大家也都会感叹“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在知名两性情感关系图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心理学家约翰·格雷(JohnGray)在开篇就写道:“女人对男人最大的抱怨之一,就是在她说话时,他马上指出:‘你的问题,应该这样解决……’”其实女性倾诉,是想得到共鸣,而不是道理。而这种情况也不仅出现在两性之间。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有效地安慰别人呢?

一个人需要别人安慰,往往是因为当时消极的感受、情绪和感情已经大到自己无法HOLD住,所以需要别人来一起帮忙承担。

而我们安慰别人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恰恰就是其实我们自己也HOLD不住,所以急于消灭现实问题。因此往往容易下意识地采用无视现实、否认感受、直接干预等方式,反倒干涉和阻碍了当事人的表达和宣泄。

安慰的艺术其实就是共情的艺术,陪伴、倾听、产生并表达共鸣,传递出:我在意你,我理解你,我愿意和你一起共同承担。

当消极的能量通过倾诉宣泄掉之后,当事人自然会恢复冷静,理性上线,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也只有到了这一刻,才是提出一些现实建议的正确时机。

每一种感受都值得被看见、被关注、被认真对待。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Gilbert)在其著作《哈佛幸福课》(StumblingonHappiness)中写道:“情感不仅意义重大,确切地说,情感就是‘意义’本身。”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伴、倾听、共情,先疗愈情绪,再解决问题。

人生中很多困惑和难题

其实都可以用心理学来解答

如果您想得到

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分析

欢迎给我们留言

文末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E

N

D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如果您遇到什么困惑

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话

请给我们留言

阡陌的述说

希望给您带去力量

成为您前行路上温暖的朋友

阡陌的述说在农视网等你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作者|萌主(国家心理咨询师)

设计|贺臣

图片|千图网

主播|辛嘉宝

摄像|秦鹏

剪辑|应仁杰

编辑|李滟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制|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