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势而上│钟翔:公园城市是实现优美空间基底上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时间 • 2025-11-05 00:53:13
城市
设计
公园
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红星新闻联合腾讯新闻、新浪微博、成都发布、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发起“城势而上”线上高端论坛第二季,17位来自国内顶级智库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在4场“线上+线下”主题论坛中展开对话、分享观点,探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的公园城市奋进之路。

3月9日,城势而上第二季高端论坛第四场聚焦“如何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点击进入专题)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副总经理、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钟翔,聚焦未来城市建设,围绕《公园城市与未来城市想象力》这一主题,带来精彩观点。钟翔在论坛上表示,未来公园城市是在实现优美空间基底上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作为成都在“十四五”开局组建的首个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从“为公园城市而生”到“与公园城市共生共兴”,集众智建设成都公园城市发展的专业性智库;通过规划和设计,将公园城市的理念传导落地,并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

▲钟翔

公园城市在重视绿色生态的基础上更重视人的感受

红星新闻:在您看来,公园城市将会有哪些显著特征?在公园城市、未来公园社区的规划、设计初期,如何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核心理念?

钟翔:回顾历史,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改善城市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城市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在工业文明时代,城市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生产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紧张、公共服务不足等诸多城市病,导致人们的生活品质无法进一步提升。在今天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涌现出包括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森林城市等发展理念,这些都是对未来城市的一些回应。我们现在聚焦的公园城市,相较而言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公”字,即在重视绿色生态的基础上,我们还同时强调了城市发展中的开放共享和民生福祉,更重视人的感受,为城市居民创造出更多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

在我看来,未来公园城市的显著特征,一是充分彰显生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二是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着力空间形态、民生福祉、经济活力和治理效能四个维度;三是实现优美空间基底上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那么如何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核心理念?首先,我们可以从五个“把握”着手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核心理念。

一是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二是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城市归根结底是老百姓的幸福乐园,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三是把握人民城市的生命体征。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我们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在未来力争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让城市建设更有生命。

四是把握人民城市的精神品格。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成都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我们通过公园城市的定位赋予她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五是把握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和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在具体的社区规划和设计工作中,我们还搭建了让市民在前期就能参与城市建设的交互平台,例如让老师和学生参与新校园的设计,让社区儿童可以参与公园LOGO和游乐设施的设计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使用者的需求,也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据我所知,成都也在积极创新建立市民观察制度,全面拓宽市民群众诉求表达途径,解决群众反应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事。基于群众关心的核心问题,成都推动实施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明确提出了10项主要任务。

▲成都未来公园社区北湖片区

公园城市是一次创新尝试

充分体现了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势与文化传承的底蕴

红星新闻:公园城市如何才能具备共生性和可持续性?

钟翔: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由工业化主导,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跃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我们将进入一个由城市化主导经济增长的时代。

中国从改革开放这四十多年来,在稳定社会环境的同时,工业化由市场主导,政府跟市场合力推进。主要通过发展乡镇工业、发展城市工业以及对外开放加速公园化这三件大事助力经济快速腾飞。

然而从2013年开始,一线城市GDP增速反超二线、三线城市,消费型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增速反超投资型城市,服务型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增速反超工业型城市,这些“反超”现象,让注重“硬件”的格局逐渐向“软件”发展。

大城市主导经济增长的“城市化”,将要求城市管理者们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路径,作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公园城市是在我国国情下的一次创新尝试,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治理体系的优势与文化传承的底蕴,我们致力于打破城市与乡村的二元隔阂,致力于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发展方式、倡导自然主义与科学绿化、倡导开放包容与活力共享等,这些都对传统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很强的转型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公园城市提倡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国际语言”是相通的。一方面,公园城市是在城市建设工作方面向国际社会关于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庄重承诺。另一方面,公园城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所强调的“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分异等全球性挑战,倡导社会包容、规划良好、环境永续、经济繁荣的新的城市范式”以及建设“人人共享城市”,应该说是完全一致的。这样的国际共识,也有助于我们的实践经验今后有条件向全球进行复制推广。

▲成都市成华区,市民在圣灯公园绿道跑步。

都城市更新的最大特色

是在公园城市理念下开展有机更新

红星新闻:从您的角度,公园城市的有机更新,要打造成什么样的城市?如何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钟翔: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开启规划理念、动力机制、空间形态、营城模式、治理体系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成都设计咨询集团的组建,正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为探索公园城市理念落地呈现机制,在设计咨询领域进行的制度设计和战略安排。作为城市建设者中的一员,我认为成都城市更新范例的最大特色是在公园城市理念下开展有机更新。《成都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提出了成都有机更新的总体导向,要打造5个“之城”——人文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魅力之城、韧性之城。

如何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城市新区的发展模式,往往依托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土地价值差,迅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提升的是新土地、新物业的价值;而公园城市的有机更新,需要更加尊重各方主体的意愿,通过对公共空间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与实施,提升片区环境品质与服务设施水平,促进的是既有物业的价值提升。两种模式具有根本上的差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需要城市建立精细化、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切实将治理下沉至基层,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在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方面,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做了深入研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历史文脉保护:将采用保护传承、优化改造、拆旧建新等有机更新方式。

二是推动片区整体更新:将根据老城资源特点与面临的不同问题,实现更新方案“量身定制”,推动片区整体更新,加强片区综合开发。

三是“策划规划设计运营”一体化思路:重点推动功能重构、品质提升、产业转型,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营造新消费场景,持续优化升级城市功能。

四是多维统筹,促进职住平衡:通过城市更新主动调适老城目前面临问题,调整人才结构和资源分配结构,注重产业功能、居住功能在区域分布的平衡性,强化职住平衡。

五是践行绿色城市更新:采用融入可持续理念、应用生态技术、推行生态策略、实现生态效益、建设绿色城市、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绿色城市更新模式,打造低碳未来社区,支撑碳中和先锋城市建设。

六是政府引导、属地管理、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政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作用。强化属地意识,提升管理效能。

▲成都“上班的路”“回家的路”越来越惬意。

创新转型是未来公园城市建设的必要路径

红星新闻:在一个城市系统中,各个区域构成它的“器官”,各条道路构成它的“经脉”,各式设计构成它的风貌……各司其职,协同融合,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提升城市活力。未来,公园城市建设如何创新,并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模式?

钟翔:公园城市建设会让城市的各个系统之间在新理念下更加融合。例如城市功能布局上,我们将充分利用公园城市创造的高品质生态环境,围绕城市森林、滨水空间、社区公园布置更多的公共服务和消费场景;在交通出行上,我们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促进站点周边TOD综合开发,并通过绿道网络建设高品质的慢行路径,连接上班的路、回家的路等。

以上理想的融合模式并不会自然出现,当前国内设计行业普遍是一种孤岛化、分段式的业务组织方式,各个项目之间、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着技术标准、权属利益、开发时序等多方面的统筹困难。

目前,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正在构建全过程设计总控体系,通过技术体系、业务模式与组织模式三大创新,建立起公园城市技术创新树、全生命周期业务模式和高效能组织协同体系,赋能和驱动整个集团各生产部门,切实解决公园城市建设存在的技术集成、理念传导和落地呈现等问题,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

创新转型是未来公园城市建设的必要路径,成都设计咨询集团的天然使命,就是通过不一样的策划规划和设计,将公园城市的理念传导落地,并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

红星新闻记者黄琳

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