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3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介绍了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的区别以及在疫情防控体系中二者的关系。李金明强调,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
李金明表示,通过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来测抗原,一个特点是快速、简便。胶体金试纸条方法,就是通常的妊娠检验的方法,操作非常简单。但是核酸检测因为有一个指数扩增的过程,就是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2的10次方是1024,2的20次方是100万,2的30次方10亿,2的40次方是1万亿,所以核酸检测的敏感性比抗原检测要高100到1000倍。
据介绍,一个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含量在咽部有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如果量达到每毫升100万甚至1000万,大部分通过抗原可以检测出来。因此,对相关重点人群加入抗原筛查,大部分可以检测出来,从而可以迅速控制疫情传播。
李金明还表示,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不一样。抗原检测的特异性做得好的试剂可以达到99%,但是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的特异性是100%,也就是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面没有假阳性,你做的它就是真的。所以核酸检测一直是确定新冠感染的依据,是一个“金标准”。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当抗原检测是阳性的时候,一定要用核酸检测做确认。但如果核酸检测是阳性,不管抗原检测是阴性还是阳性,被检者都要当做新冠感染者或者确诊患者来采取措施。
据介绍,我国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在75%-98%,特异性是95%-99%之间。因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好,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当然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85%敏感性、97%特异性的试剂盒,做出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率不超过1%。所以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