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金沙,一座城市的“考古大奖”
于成都人来说,金沙遗址的存在感很强,不仅在于它历史的厚重,更在于生活的贴近;不仅在于“太阳神鸟”图案作为城市形象标识,在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更在于它承载着古蜀人的信仰、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10月18日,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成都金沙遗址同时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是四川唯一。
↑金沙遗址发掘现场,成为游客可近距离参观的遗迹馆。
如果将时间拨回2001年,我们能看到金沙遗址甫一登场,就让考古圈为之一振的盛景,它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4年后,国家文物局公布,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无需多言,足以证明金沙遗址在全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于成都这座历史名城而言,文化是最璀璨的瑰宝。金沙遗址的发现,“解开了三星堆的去向之谜,并为成都找到了历史根源,完善了四川先秦考古学的文化序列”。它掀开了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和三星堆遗址一起,让曾一度被忽视的古蜀文明“高调”进入世界视野。
一座城市,一处遗迹,一种文化。犹如卢浮宫之于巴黎,白金汉宫之于伦敦,故宫之于北京。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最难以替代和模仿、最持久最核心的竞争优势。”金沙遗址所代表的古蜀文化,是成都“出圈”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持续不断地考古发掘,古蜀文化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引领全国考古文化热潮。成都这座城市,也因为金沙遗址的发现,太阳神鸟、大金面具、十节玉琮等文物不断出土面世,文化实力不断提升。
城市与文化,共生才能共荣。哈佛大学曾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核心结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三千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成都不仅跻身于全国新一线城市榜首,更在2020《世界城市名册》中排名全球第59。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中国上古三大文明,成都作为古蜀文明的中心,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经济腾飞厚重的肌底,是城市排名拉升的关键因素。
在考古热潮的文化风口上,融合古蜀文化与现代生活,城市有机生长。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就在我们脚下流淌。自2009年起,金沙遗址就持续举办“成都金沙太阳节”,为成都市民和外地游客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还在诸如博物馆日、国际古迹遗址日链接世界文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寒暑假、国庆等节日,还为家庭游客准备了“金沙寻宝”“国学体验季”等亲子活动。如今的金沙遗址,从考古工地华丽转身,成为兼具历史遗址保护,和城市绿地功能的考古遗址公园,同时也成为与城市共生与公众共享的主题性博物馆。
于成都人来说,金沙遗址的存在感很强,不仅在于它历史的厚重,更在于生活的贴近;不仅在于“太阳神鸟”图案作为成都城市形象标识,在大街小巷处处可见,更在于它承载着古蜀人的信仰、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继承与延续,开放与创新,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化解了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复杂矛盾。或者说,成都市各大历史景观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也是城市发展与历史延续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过去是历史,当下是生活。“窗含西岭千秋雪”“草树云山如锦绣”“锦官城外柏森森”“万里桥边多酒家”等记录城市风景与人文的诗句,是过去的成都,也是今天的成都。当人在城中,从不同角度感知历史变迁、文化脉动,就会对这座城更加认同和依恋。当世界将目光投向这座城市,“太阳神鸟”作为最耀眼的文化符号,就熠熠生辉。
红星新闻评论员黄静
编辑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