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发现幸存人员!刚刚,东航客机坠毁事件详情公布!
陈建国在文中介绍了大量波音737飞机的数据,来源于《精通波音737》这本书。该书由英国飞行安全委员会主席、资深机长ChrisBrady倾注19年收集整理关于波音737的专业信息,筛选出来大量和飞行相关的知识,总结出版的。
陈建国介绍道,737机型是波音1958年底宣布设计的双发中短程飞机,截止到今天,波音一共制造了4代737机型,总共交付超过10000架737飞机,737的总订单也超过15000架。作为全球最普及的机型,平均每1.5秒就有一架737飞机起飞,任何时候一直会有50万名旅客乘坐2900架737飞机在空中飞行,超过184亿次旅客乘坐过737飞机,737飞行超过1190亿公里、一共有1.89亿次飞行、2.75亿飞行小时、相当于1架飞机连续31400年不间断飞行。
据介绍,波音的737机型一共分为4代分别是: 第一代:737原始型(737OG)、具体型号为737-100、737-200,使用普惠公司JT8D发动机; 第二代:737经典型(737CL)、具体型号为737-300、737-400、737-500。使用CFM公司CFM56-3型发动机; 第三代:737新一代(737NG)、具体型号为737-600、737-700、737-800、737-900,使用CFM公司CFM56-7型发动机; 第四代:737MAX、具体型号为737-7、737-8、737-8200、737-9、737-10,使用CFM公司LEAP-1B型发动机; 第一代737原始型,设计于1958年,首飞于1967年4月9日,于1988年停产,一共制造1144架左右,大部分都已经退役,个别航空公司作为货机使用。 第二代737经典型,1981年开始设计,首飞于1984年2月24日,于2000年停产,一共制造了1990加左右,目前很多飞机还在飞行,主要以货机为主。 第三代737新一代,1993年开始启动,首飞于1997年2月9日,于2020年停产。一共制造了6779架左右,为目前主要737机型,其中737-800制造最多,一共有4989架。 第四代737MAX,2011年宣布启动,首飞于2016年1月29日,目前为波音唯一在生产的737机型。
陈建国认为,除了早期的737机型上有方向舵设计上的问题,以及最新的737MAX上的MCAS问题,737几乎没有设计方面的缺陷。 陈建国罗列了全球737NG曾经发生过的事故。这个系列飞机包括737-600、737-700、737-800、737-900等。所有的737NG一共发生事故20起(包括东航这次),只有一起是737-700的,其余都是737-800型,这个主要和飞机制造的数量相对应。比如737-600这个机型一共就制造了69架,737-700也只有1000架。 陈建国认为,相对于制造了将近5000架737-800机型的数量,以及高频次使用,也就是说目前绝大多数航空公司每天都在运行这个型号。“这个事故率已经非常非常地低了。”
目前失事飞机仍在搜查中,关于事故原因的判断和分析都需要基于几个关键设备的数据。也就是俗称黑匣子。 后期的数字式FDR(晚期的-200和经典型)使用1/4英寸宽,450英尺长的磁带记录数据。最新的固态FDR(晚期的经典型和NG系列)将记录的数据保存在存储芯片中。 737NG的FDR和上述描述相似,但它承受3400g的冲击,20000英尺深的水压和持续30分钟1100℃的高温。
该架737飞机在从玛瑙斯飞往巴西利亚的途中在37000英尺高度与一架巴航工业“莱格赛”公务机相撞。莱格赛飞机安全着陆,但737飞机上14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该架737-800SFP飞机刚交付18天,仅飞行了234小时。初始报告认为,ATC误以为莱格赛正在FL360高度(该机飞行方向上应配备的正确高度层)飞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尚不清楚的原因,莱格赛飞机的TCAS系统在事故发生时没有起作用,因此该系统无法探测空中冲突,也无法被其他飞机探测到。此外CVR数据显示,莱格赛飞行机组并不知道TCAS系统没有工作,直到事故发生。 机组为等待雷雨过境,已将航班延误一小时。飞机于当地时间00:05冒着雷雨从喀麦隆杜阿拉机场起飞。在1500英尺高度机长要求接通自动驾驶仪但该指令没有被执行。飞机缓慢向右滚转,当机组发现时坡度角已达到35度。机组操纵飞机继续向右滚转并向后拉盘。飞机触地时达到右坡度118度,机头向上48度,过载3.75g。调查认为机组没有发现自动驾驶仪未接通,并随后丧失方位感。机上114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飞机在停稳不久后起火损毁。事故源自缝翼导轨下挡块的一根螺杆脱落并击穿了1号发动机附近的油箱。根据JTSB的说法,在事故发生6周前进行的维修工作中,用以紧固螺帽位置的垫圈发生脱落。事故后厂家修改了螺帽的设计以防止发生类似的脱落现象。机上15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飞机在执行18R跑道耦合盲降进近时,机长无线电高度表指示的地平面发生错误。机组没有注意到自动油门按照自动着陆方式将油门手柄置于慢车位置。1分40秒后抖杆器在100节速度时开始告警,副驾驶开始执行恢复程序;机长接管操纵但没有注意到自动油门再次将油门手柄收回至慢车。飞机机尾首先触地并断为三截。机上134人中有9人遇难。 机组在雷雨及14节顺风条件下向12号跑道进近(30号跑道不提供ILS进近)。飞机在8900英尺长跑道的4100英尺处接地并发生弹跳。飞机以62节速度冲出跑道端并停在一片沙滩上。飞机机体开裂,右侧发动机受冲击破损,左起落架折断。没有造成伤亡。 飞机在夜间起飞后进入转弯爬升,在9000英尺高度开始下降并坠入地中海。8名机组人员及82位旅客全部遇难。 飞机着陆时冲出跑道坠入深谷并起火,166名机上人员中有158人遇难。 飞机在雨中着陆时冲出06号跑道(2270米),穿透机场外围栏,冲上一条外围公路后断裂,飞机前机身在翼根前方与机体分离。机上162人中2人严重受伤,无人死亡。 当飞机从登机口推出时驾驶舱起火并烧毁飞机。机上有189名乘客及7名机组人员,据报道27名旅客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在紧急撤离时严重受伤。 飞机在雨中执行非精密进近时下降至最低高度以下并在跑道外坠毁。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机组决定由副驾驶驾驶飞机执行进近,当飞机下降至低于400英尺后机长接管飞机并操纵飞机落地。在接地时空速约为133节且飞机带有约-3度的俯仰角,造成前轮首先接地。前起落架向后折断并向上插入机身导致电子设备舱受损。飞机在停止前在04号跑道以前轮滑出2175英尺并向右侧偏出跑道,造成飞机外部受损。对前起落架进行的初始检查发现前轮故障原因来自应力过载。 可能的事故原因是:“机长试图在低高度以接管控制的方式将飞机从不稳定进近中改出,而不是执行复飞。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长没有执行标准操作程序。” 飞机在罗斯托夫进近后由千恶劣天气复飞,然后进入等待,2小时后再次进近。飞机二次进近后再次复飞,稍后在世界协调时00:43坠毁,机上62人全部死亡。初步的报告显示: 1,机组正常收襟翼到15度; 2,在1900英尺,驾驶杆前推造成速度增加到200kts,襟翼自动从15度收到10度(SPF飞机特性); 3,油门收回3秒钟造成减速且襟翼放出到15度; 4,机组选择TOGA推力; 5,驾驶杆短时向后拉形成3150英尺每分钟的爬升率; 6,在2950英尺(900m),驾驶杆向前推且安定面向下配平12秒,这两个动作导致-lg的俯冲而撞地。 第十三起:2018年1月13日,737-800,TC-CPF,40879/4267,2012年11月15日首飞,飞马航空公司,土耳其特拉巴松。 在雨中降落时偏离11号跑道。飞机在跑道2400米处向左偏离,冲下了一个陡峭的山坡,停在临海的半坡上。飞机报废,所幸无人死亡。 04号跑道雨中进近时,飞机在跑道头前150米的水面入水。 飞机在雷雨和顺风中降落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海军航空站(KNIP)时冲出跑道。飞机在跑道末端约380米(1250英尺)处停在圣约翰河的浅水中。飞机部分被淹没。没有人死亡,但有22人被送往医院,受了轻伤。 机长(5608小时的机型)在侧风中降落到16号跑道时。风向090/22G30Kt。由于进近不稳定,机组从第一次进近后复飞,等待天气好转。 在第二次进近时,飞机着陆时偏离跑道中心线左侧6度,着陆后向左偏侧。在130kts时,PF使用右舵和前轮转向,使前轮右转78度,导致飞机打滑,轮胎失效。飞机滑出了跑道一侧,前轮折断。没有乘客或机组受伤,但飞机全毁。 飞机从德黑兰机场起飞几分钟后,被伊朗的萨姆导弹错误地击落。机上176人全部遇难。 在雷雨和强顺风中进近。飞机接地距离长,冲出跑道,撞上围墙,掉下堤坝,断成三截。183人受伤,3人遇难。 在雨天和尾风的情况下进场。飞机接地距离长,冲出跑道坠落在山谷中,断成两截。18人遇难。 来源丨央视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李萌)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林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