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周|营商环境6.0版、户籍新政……新年第一周,成都释放这些发展信号

时间 • 2025-07-30 21:17:08
成都市
成都
发展
新年

·2024.01.01~2024.01.07·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期冀与憧憬之中,2024年第一缕阳光洒向蓉城大地。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成都如何开启新的篇章?

新年新政、密集调研、首个小长假文旅成绩单……上周成都的诸多动作,释放出强烈的高质量发展信号。

▲2023年12月29日,成都市闪耀蓉城亮灯活动摄影王勤

01

一以贯之的定力

上周,成都两条重磅新政引发巨大关注。

1月2日,元旦节后首个工作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都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近期将正式出台,开启成都营商环境6.0版政策体系建设。成都市营商环境6.0版政策共计100条,其中对表落实上级要求12条、对照世行评价指向13条、对标先进城市经验19条、提升本地特色做法51条、补齐工作短板弱项5条,尤其突出“数字化强赋能”。

自2019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接续出台完善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政策,从1.0版到如今的6.0版,成都市已累计推出906项改革举措。新年首个发布会,也再次向全社会特别是市场经营主体传递出成都稳预期、强信心、增活力的举措和决心。

1月5日,《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公布,两《办法》将于今年2月20日起施行。此次政策最大的变化是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8个县(市)及成都东部新区(简称“8+1”县(市))取消积分入户,同时,以放开郊区新城户籍限制为契机,将引导人口更合理地分布到各个区域,提升郊区新城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的积分入户政策也得到优化,如将积分入户申请条件中的社保缴存时间降至3年,在积分指标上也更加注重技术技能指标和个人贡献指标。

▲成都城市风景一角资料配图

将时间线往前追溯,两条新政,均指向市委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2023年12月末,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此次会议对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作出系统性部署。城乡融合和营商环境两大关键词,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部署的“必答题”,更是成都应对超大城市转型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的现实需要。从长远来看,城乡融合是拓展发展新空间和新动能的筑基之举;从现实着眼,优化营商环境是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为当前激活经济细胞、激发社会活力给出“定心丸”。

新年新政,既是衔接全会部署、保持战略定力的动作,也是创新开拓、打开新局的作为。

02

真抓实干的动力

上周,密集的调研和会议,勾勒出全年的发展主线,并第一时间释放出聚精会神抓经济促发展的信号。

1月2日,成都将新年首场调研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实地调研天奥电子、康弘药业两家科技型企业和高投芯未功率半导体中试平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成都寻求经济内生驱动、内涵发展的动力。

▲康弘药业

当天,成都市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第1次会议召开,这也是成都市政府新年的首场会议。会议要求,必须一以贯之、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成都现代化建设筑牢更加稳固的粮食安全基石。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成都市委市政府以这两大主题开启新年部署,切实扛起了政治责任。

随后,新年第二个工作日,市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筹备工作。自去年成都大运会显著提高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之后,成都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动作更为密集。办赛营城的理念,给市民带来了更多获得感。

▲世运会推广活动

1月5日,市政府与市级群团组织联席会议召开。会上,成都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侨联、市残联等6个群团组织也带来一系列新的“幸福计划”。来自群团组织的智慧和力量,让孩子开心成长、青年安心发展、老人舒心长寿、特殊群体暖心有尊严。

立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民生的所盼所愿,成都在提质“幸福城”上不断发力。

▲成都双塔灯光秀现场

03

生生不息的活力

上周,来自市场的声音,唱出新年澎湃的旋律。

1月3日,四川省机场集团通报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全年共完成航班起降53.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492.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7.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2.2%、141%、26.1%。其中,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成都迈入“航空第三城”,货邮吞吐量排名升至全国第六。

1月5日,2023成都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年度大会召开。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成都已经培育48个智能工厂和110个数字化车间,打造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31个优秀场景,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023成都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年度大会现场

今年首个小长假,成都也给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携程数据显示,成都位居元旦跨年最热门旅游目的地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在冰雪游、温泉游等冬季旅游消费以及文博艺术游、跨年迎新游等新兴消费业态的带动下,成都假日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景区客流增长显著。

制造业的数据彰显了“立市之本、强市之基”的新动能,文旅消费的热闹给出提振消费的新活力,航空枢纽的能级提升则见证着成都以“双枢纽”驱动“双循环”的新格局。

展望未来,城市拼搏的身影,照见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1月6日,成都轨道集团召开工作大会。会上提出,2024年成都轨道集团力争实现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轨道交通资阳线年内开通,线网运营里程突破“650+”等年度目标。

近日,成都双流区与天津华翼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标志着西南地区首家研发生产“全任务飞行模拟机”企业正式入驻双流。该项目预计于今年10月完成厂房主体建设,2025年底投入运营。

▲成都轨道交通列车

塔吊的节奏、机器的轰鸣、景区的人潮……一幅幅生动图景里,一组组“热力”数据中,蓉城气象万千。新年新局,从党委政府到市场主体和市民,将共同以实干绘就蓝图。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