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自由”了,健康没自由咋办?|农视点

时间 • 2025-07-28 05:16:01
健康
水果
幼虫

最近,又到了桑葚、杨梅、蓝莓、草莓等水果大量成熟的季节。但今天,小编先给大家说声抱歉,我又要泼冷水了,分享两件事,一件跟鲜果有关,一件跟大家爱吃的“果切”有关。

农视网

,赞9

第一件事是最近宁波一女子边采摘桑葚边吃,回家将采摘的桑葚泡水后,发现果子上竟全是虫子!让不少网友看得头皮直发麻。有网友问了,这桑葚还能吃吗?别着急,先给结论:得看吃多少。

桑葚泡出的虫子是果蝇幼虫,这种虫子无毒且常见,存在于多种水果中。比如草莓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凹凸纹路,果蝇幼虫可能就藏在里面;杨梅的表面结构复杂,也容易让它藏身;桑葚糖分高、果皮薄且褶皱多,也是果蝇理想的产卵场所。此外像樱桃、蓝莓、无花果、葡萄等水果中,也可能存在果蝇幼虫。

果蝇幼虫属于果蝇科果蝇属,它与蛔虫、绦虫等寄生类蠕虫并不一样。也果蝇幼虫不会将人体作为宿主,没有毒性,也没有寄生风险。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进入胃后会被胃酸消化,对人体的危害不大。但吃多了也容易恶心腹泻引发肠炎。而且少数人可能对幼虫体内蛋白质过敏,出现皮肤瘙痒、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幼虫外壳也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导致短暂的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误食后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通过多喝水来促进代谢;如果出现持续腹痛、腹泻或过敏症状时需要就医,同时要保留好误食的物品样本供医生参考。

虽然说危害不大,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吃虫子吧?所以,如何清洁掉果蝇幼虫呢?

有人说用盐水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这种方式当然可以。但更推荐用小苏打水来浸泡清洗,因为小苏打的碱性正好可分解弱酸性农药,更为健康。当然泡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3-5分钟后,再用清流水彻底冲洗,就可以食用了。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桑葚虽好,但需适量。桑葚含有天然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护眼、抗衰老等作用,但因为它富含果胶和有机酸,肠胃不好的人吃多了可能会不舒服,甚至导致腹泻,所以食用时还得多注意。

第二件事,讲的是最近流行的“果切”。

眼下,各种组合的鲜切水果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无论是外卖还是果切店、路边摊儿,一盘果切,既能满足“懒人”的需求,又契合“健康饮食”的风潮,而且还是打工人缓解焦虑的“解压美食”。这样说其实并不是伪科学,因为水果中丰富的维生素C和镁元素能调节压力激素分泌,且咀嚼动作本身也是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网友说了,“原来吃水果治焦虑不是玄学,是维生素在打工!”没错!但是有些不当生产和经营的“果切”存在健康风险。比如,个别商家可能会用变质的水果,切掉坏的部分,留下看起来好的部分做成果切,安全风险极高。

因为水果部分腐烂或长霉以后,整个水果的微生物污染程度都很高,容易滋生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食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发热等急性症状。

就算用新鲜的水果做果切,如果切水果之前不彻底清洁双手或者不戴一次性手套、不清洗就直接削皮、刀具和砧板不卫生等,都会使水果滋生细菌。比如哈密瓜皮可能携带李斯特菌,人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烧、肌肉酸痛,严重可能会导致昏迷、休克和死亡。

即使这些卫生情况都注意到了,随着果切存放时间的延长,水果变质的程度也会增加。被切开的水果要比完整水果更容易滋生细菌和变质,毕竟果肉在切开的一瞬间就已经被细菌包围了。

各位爱吃果切的朋友们,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商家,最好能现场看着他切,买完之后尽快吃完。这样咱们就能在实现“水果自由”的同时,也能实现“健康自由”了!

农视点述评员|张越

责编|赵宁宁

剪辑|陈琛

主编|杨公元

监审|宋锦峰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