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疾控机构科研支撑,中国疾控中心和省级疾控中心要加挂预防医学院牌子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吹风会现场
《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疾控机构的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中国疾控中心和省级疾控中心要加挂预防医学院牌子,这会给目前的疾控部门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
对此,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司长张国新表示,要战胜病毒和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持,回顾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历程,新冠病毒分离和基因组测序的率先完成,疫苗、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攻关行动的高效开展,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方法在流调中的广泛应用等,为高效控制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这次《指导意见》提出,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牌子,要求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疾控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力。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从“完善体系、建设平台、提升能力、强化攻关”4个方面,全面加强科研攻关工作,推进疾控科研支撑体系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完善研用结合、医防融合的疾病预防控制科研体系。充分发挥好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领头雁和省级预防医学科学院的骨干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提升各级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
二是构建形成分层建设、错位发展的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创新平台。加强疾控领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布局,构建国家级、部委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互相补充、有效联动、紧密协作的疾病预防控制创新平台网络。
三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面向疾控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强化疾控领域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科研管理工作人员。
四是持续强化疾控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解决重大疾病防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关键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通道,形成疾控领域“产学研用”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张莉责编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