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朱民: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上升,中美利差收窄是正常市场行为
作者丨舒晓婷 编辑丨和佳 图源丨图虫
4月20日至4月22日,以“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 其间,来自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嘉宾们在近30场分论坛上发表精彩讲话,围绕企业、政府以及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挑战、RCEP生效为亚太区域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共同富裕与包容性发展、疫情新形势下的国际合作与抗疫、全球通胀、加息以及经济复苏前景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此外,论坛还发布了《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绿色转型亚洲在行动》等近20份报告。 当前,在新冠疫情、地缘局势等供需两端多重因素共振下,全球通胀持续升温,且短期内不太可能见顶回落。在高通胀压力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渐收紧,美联储加息对新兴经济体的外溢影响等话题受到市场关注。 在博鳌论坛现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围绕美国经济能否在加息中实现软着陆、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如何等问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21世纪:您曾指出,美联储开始加息不重要,问题是加息、缩表、放缓三举并行,并行的速度和规模怎么走?在当前形势下,您对美国经济能否在加息中平稳“软着陆”有何见解?
21世纪:您对全球经济前景有何看法?
21世纪:您对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有何看法?
但是也需要注意,譬如美国利率走高,收益曲线抬高。相对而言,中国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中美利率水平可能出现倒挂,市场也比较关注中美货币政策走向背离所带来的影响。 (实习生李欣澄对本文亦有贡献。视频拍摄:何柳颖剪辑:郝佳琪、杜晏楠)
本期编辑刘雪莹实习生林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