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吗?扩招200万人!高职院校可对农民工单独编班
作为“六保”“六稳”的重要措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日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
扩招200万人意味着什么?
今年提出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这个幅度远远大过往年。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16万人,百万扩招如期“交卷”。
我国一共有1423所高职院校,新一轮的扩招,意味着高职教育的任务更重了,更多地承担起提升劳动力素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传承技术技能的社会发展重任。
今年扩招重点有何改变?
在2019年高职扩招中,除了应届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之外,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第一次被纳入了招生范围。据了解,这“四类人员”约52万人,占去年高职扩招总人数的一半左右。
今年的侧重点则发生了一些改变:
向优质高职院校倾斜,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倾斜的原则,合理确定分学校招生计划,并指导学校做好分专业招生计划安排。
这些倾斜原则,明显是与促进就业、脱贫攻坚事业紧紧挂钩的。
在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群体单列计划的基础上,积极动员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等在岗群体报考。
这意味着,除了去年新加的“四类人员”以外,对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等在岗群体,也敞开了“回炉重造”的大门。
“农民工专班”等值得期待
今年《通知》中还提到:
各高职院校可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和企业在岗职工等群体单独编班。要深入贯彻落实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科学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的同时,严格保障集中教学学时,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实现质量型扩招。
从就业角度来看,不同群体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以农民工为例,开设“农民工专班”,有助于让农民工通过高职教育接受更加系统的培训,促进劳动力资源不断优化升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针对农民工的学业水平、理解能力和求职方向,编好“农民工教材”,办好“农民工课堂”,只有牢牢把握住农民工群体区别于其他学生群体的特点,才能真正办出效果。
结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教育提升、技能培训
优化劳动者素质
强化劳动力技能
全面提高就业率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
来源:教育部
编辑|孙丽敏
责编|康轩山